分类: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:2021-12-15 680次浏览
镇江物业介绍高层建筑防止火灾
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将成为高层建筑。高层建筑的起点高度或层数,各国规定不一,且多无绝对、严格的标准。
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
目前国内外高楼多依赖钢结构,虽然它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都很好,但耐火性能很差。钢材的抗拉和承重等性能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,通常在摄氏450~650度就会失去承载能力,发生变形,钢柱、钢梁弯曲,不能继续使用。一般情况下,不加保护的钢结构耐火极限只有15分钟。因此,建筑界和消防界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仍任重道远。
(一)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。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(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)。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,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。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,到被破坏(如失去支承能力等)为止的这段时间(按小时计)。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(如木材等)、难燃烧体(如沥青混凝土、刨花板)和非燃烧体(如砖、石、金属等)之分。
(二)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。如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、柱须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(如用砖或混凝土作成180毫米厚的墙或300×300毫米的柱),梁须为耐火极限2小时的非燃烧体,其钢筋保护层须厚30毫米以上。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,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,并使建筑物在火灾过后易于修复。隔墙和吊顶等应具有必要的耐火性能,内部装修和家具陈设应力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,如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吊顶材料和地毯、窗帘等,以减少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蔓延。
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主要在四个方面:
1.火势蔓延途径多、速度快
高层建筑由于功能的需要,内部设有楼梯间、电梯井、管道井、电缆井、排气道、垃圾道等竖向管井。这些井道一般贯穿若干或整个楼层,如果在设计时没有考虑防火分隔措施或对防火分隔措施处理不好,发生火灾时,其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,抽拔烟火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。
助长高层建筑火灾迅速蔓延的还有风力因素,俗话说“风助火势”。建筑越高,风速越大。风能使通常不具威胁的火源变得非常危险,或使蔓延可能很小的火势急剧扩大成灾。风越大其严重程度也相应增大。
2.安全疏散困难
高层建筑的特点:一是层数多,垂直疏散距离远。需要较长时间刁能疏散到安全场所; 二是人员比较集中,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情况; 三是发生火灾时烟气和火势向竖向蔓延快,给安全疏散带来困难,而平时使用的电梯由于不防烟火和停电等原因停止使用。所以,火灾时,高层建设的安全疏散主要靠疏散楼梯,如果楼梯间不能有效地防止烟火侵人,则烟气就会很快灌满楼梯间,从而严重阻碍人们的安全疏散,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。
3.扑救难度大
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室内消防给水设施。由于受到消防设施条件的限制,常常给扑救工作带来不少困难。
另外,有的高层建筑没有考虑消防电梯,扑救火灾时,消防人员只得“全副武装”冲向高楼,不仅消耗大量体力,还会与自上而下疏散的人员发生“对撞”,延误灭火战机,如遇到楼梯被烟火封住,消防人员冲不上去,消防扑救工作则更为困难。
4.功能复杂,起火因素多
高层建筑一般来说其内部功能复杂,设备繁多,装修标准高,因此火灾危险性大,容易引起火灾事故。
下一篇:镇江物业配电室安全作业规定